一、 知识梳理(PTT展示并附答案) (用10分钟的时间独立完成以下的问题。这一章的最基本的知识你掌握了吗?) (一)参考系和质点(PTT展示并附答案) 1.机械运动是—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 。 2.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用来做 的物体。 3.坐标系: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 及位置的变化,而在参考系上建立的坐标系。 4.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 而没有 的。它是一个理想化模型。 (二)位移与路程 时间与时刻(PTT展示并附答案) 1.位移表示质点 的变化,用质点始末两点间的有向线段表示,有向线段的 表示位移的大小,有向线段的 表示位移的方向。位移是 量。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矢量:既有 ,也有 。 3.时刻利时间: 在时间轴上可用一个确定的点来表示,如:“6s未”、“9s初”等;而 指初末时刻之间的一段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段线段来表示,如“第5s内”、“20min”等。 (三)速度与速率(PTT展示并附答案) 1.速度(PTT展示并附答案) (1)平均速度:物理学中用位移与发生 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 或 ,单位: 。其方向与 方向相同,它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 的速度叫瞬时速度,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 2.速率(PTT展示并附答案) (1)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 速度和速率的最大区别在于 。 (2)平均速率:质点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 跟这段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与平均速度的大小 相等。 (四)加速度 (PTT展示并附答案) 1.定义:加速度是速度的 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通常用表示。 2.公式:a= = 。 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是表示 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 。 3.加速度的单位: ,符号 。 4.加速度是矢量,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 方向相同。 二、本章几种物理思维方法 1。科学抽象——物理模型思想: 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研究具体问题时,为了研究方便,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理想模型,把复杂问题简化处理,如质点、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等都是抽象了的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2. 数形结合思想: 本章的一大特点是同时用两种数学工具——公式和图象描述物体运动的规律.把数学公式表达的函数关系与图象的物理意义、运动轨迹相结合的方法,有助于更透彻地理解物体的运动特征及规律. 3. 取极限的方法 在分析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和位移时,我们采用无限取微、逐渐逼近的方法,即在物体经过的某点后面取很小的一段位移.这段位移取得越小,物体在该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就越小,在该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就越能精确地描述物体在该点的运动快慢情况.当位移足够小时(或时间足够短时),物体在该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就等于经过该点时的瞬时速度,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就可以用v-t图象包含的面积表示. 4. 理论联系实际的认识方法 本章知识点大多是联系实际问题展开论述.与实际联系才能把知识理解得更透彻,掌握得更扎实,运用得更灵活. 三、典例分析 1、对速度和加速度概念的理解(PTT展示并附答案) 例题1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速度的变化就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B.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的方向也保持不变。 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拓展1 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为-7m/s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末速度比初速度小7m/s B 物体每经过1s速度减小7m/s C 末速度与初速度反向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2、运动的分析(PTT展示并附答案) 例题2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当它的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时,它 的运动情况有可能是 ( ) A.速度不断增大,当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以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B.速度不断减小,当加速度为零时,物体停止运动。 C.速度不断减小到零,然后向相反方向做加速运动,最后做直线运动。 D.速度不断减小,当加速度为零时,物体的速度减小到最小值,以后做直线运动。 拓展 2 根据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对下列运动性质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v0﹥0, a﹤0,物体做加速运动 B v0﹤0, a﹤0,物体做加速运动 C v0﹤0, a﹥0,物体做减速运动 D v0﹥0, a﹥0,物体做加速运动 3、图像的分析(PTT展示并附答案) 例题3有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物体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同的时间间隔是 ( ) A.只有0﹤t﹤2s B.只有2s﹤t﹤4s C.0﹤t﹤2s和6s﹤t﹤8S D. 0﹤t﹤2s和5s﹤t﹤6s 拓展 3 如图所示,表示某物体运动的v-t图像,试分析各段时间内物体做什么运动?加速度是多少?加速度的方向如何?哪段时间内加速度最大? 4、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PTT展示并附答案) 例题4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的四条纸带(纸带的左端先通过打点计时器)。从点迹的分布情况可以判定:纸带 是匀速通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 是越来越快的,纸带 是开始越来越快,后来越来越慢。若所用的电源的频率是50HZ,图中纸带d从A点通过计时器到B 点通过计时器,历时 s,位移为 m,这段时间内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m/s,BC段的平均速度是 m/s,而AD段的平均速度是 m/s。 拓展4 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下车运动情况。如图是实验得到的纸带,则小车的加速度是 ,在点1时的瞬时速度是 。 三、课堂达标 (PTT展示并附答案) 1、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竖立了一些交通标志。如图所示,左边是限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80Km/h;右边路线指示标志,表示到九江还有120km。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 ) A.80Km/h是平均速度,120km是位移 B.80Km/h是平均速度,120km是路程 C.80Km/h是瞬时速度,120km是位移 D.80Km/h是瞬时速度,120km是路程 [ 2、在2009年8月柏林世界田径锦标赛中牙买加飞人博尔特在男子100m决赛中和男子200m决赛中分别以9.58m和19.19s的成绩打破他在北京奥运会创造的纪录,获得两枚金牌,如图所示。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0m决赛中的位移是100m决赛的两倍。 B.2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42m/s. C.1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44m/s. D.100m决赛中的最大速度约为20.64m/s. [来源: ] 3、甲、乙两辆车某一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 B.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D.0~ t1 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